log4j.rootLogger=ERROR, stdout
log4j.logger.tk.mybatis.simple.mapper=TRACElog4j.appender.stdout=org.apache.log4j.ConsoleAppenderlog4j.appender.stdout.layout=org.apache.log4j.PatternLayoutlog4j.appender.stdout.layout.ConversionPattern=%5p [%t] - %m%n1.Loggers(记录器),五个级别,只输出级别不低于设定级别的日志信息DEBUG < INFO < WARN < ERROR < FATAL2.Appenders(输出源)
stdout标准输出org.apache.log4j.ConsoleAppender(控制台)org.apache.log4j.FileAppender(文件)org.apache.log4j.DailyRollingFileAppender(每天产生一个日志文件)org.apache.log4j.RollingFileAppender(文件大小到达指定尺寸的时候产生一个新的文件)org.apache.log4j.WriterAppender(将日志信息以流格式发送到任意指定的地方)3.Layouts(布局)
org.apache.log4j.HTMLLayout(以HTML表格形式布局)org.apache.log4j.PatternLayout(可以灵活地指定布局模式)org.apache.log4j.SimpleLayout(包含日志信息的级别和信息字符串)org.apache.log4j.TTCCLayout(包含日志产生的时间、线程、类别等信息)1)HTMLLayout选项: LocationInfo=true:输出java文件名称和行号,默认值是false。 Title=My Logging: 默认值是Log4J Log Messages。 (2)PatternLayout选项: ConversionPattern=%m%n:设定以怎样的格式显示消息。%p:输出日志信息的优先级,即DEBUG,INFO,WARN,ERROR,FATAL。 %d:输出日志时间点的日期或时间,默认格式为ISO8601,也可以在其后指定格式,如:%d{yyyy/MM/dd HH:mm:ss,SSS}。 %r:输出自应用程序启动到输出该log信息耗费的毫秒数。 %t:输出产生该日志事件的线程名。 %l:输出日志事件的发生位置,相当于%c.%M(%F:%L)的组合,包括类全名、方法、文件名以及在代码中的行数。例如:test.TestLog4j.main(TestLog4j.java:10)。 %c:输出日志信息所属的类目,通常就是所在类的全名。 %M:输出产生日志信息的方法名。 %F:输出日志消息产生时所在的文件名称。 %L::输出代码中的行号。 %m::输出代码中指定的具体日志信息。 %n:输出一个回车换行符,Windows平台为”rn”,Unix平台为”n”。 %x:输出和当前线程相关联的NDC(嵌套诊断环境),尤其用到像java servlets这样的多客户多线程的应用中。 %%:输出一个”%”字符。 另外,还可以在%与格式字符之间加上修饰符来控制其最小长度、最大长度、和文本的对齐方式。如: 1) c:指定输出category的名称,最小的长度是20,如果category的名称长度小于20的话,默认的情况下右对齐。 2)%-20c:”-“号表示左对齐。 3)%.30c:指定输出category的名称,最大的长度是30,如果category的名称长度大于30的话,就会将左边多出的字符截掉,但小于30的话也不会补空格。